珠海本土网,每日更新最新珠海新闻! 收藏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国内经济 >

山东寿光蔬果挂满枝头 安定建高标准蔬菜园区

标签:种植 蔬菜 受 大棚 寿光市  日期:2019-01-29 01:43
受灾老百姓生活如何,7台挖掘机等各类机械,为做好灾区冬春救助温暖过冬工作,在灾后重建工作中,乡村振兴战略等工作,高标准推动灾后重建工作,技术员周思贤介绍说,大棚基座从地面下挖
山东寿光:蔬果挂满枝头 菜农就有奔头

2018年夏季,蔬菜之乡山东省寿光市受水灾影响,10万多个蔬菜大棚不同程度损毁,52万人口受灾。新春佳节将至,受灾的蔬菜大棚和养殖区都已恢复生产了吗?受灾老百姓生活如何,能温暖过冬吗?灾后重建工作是怎么开展的?记者近日到寿光进行了回访。

蔬菜产量和往年同期持平

大棚里绿意盎然,黑油油的茄子已挂满枝头。寿光市纪台镇东方东村菜农孙志玲一扫几个月前“愁坏了”的心情说:“灾后修复完种上的,已经摘果卖了2万多元,除了上市晚点,都已恢复。”

孙志玲说,自家蔬菜大棚在水灾中损失严重,“种苗和肥料等损失了好几万元,幸亏消防战士、乡镇干部和农业专家提供了各种帮助。”孙志玲说。

寿光是蔬菜之乡,此次受灾大棚达10.67万个。寿光市农业局干部张林林说,水灾发生后,农业部门组织专家指导生产自救。比如在损坏大棚加固上,总结出面包砖修补法、土坯压实法等多种办法,“因棚制宜、对症下药。”

张林林说,至今已有10.07万个受灾大棚恢复生产。目前气温高蔬菜生产好,蔬菜产量和往年持平。

寿光市金融服务中心主任王曙光说,灾后重建贴息贷款起到了“定心丸”的作用,当前已发放贷款4.5亿元,户均10万元,满足了受灾群众需求。

养殖业生产也在逐步恢复。临近小年,上口镇口子村最大的养殖户李敬宗占地60亩的新养殖场仍在施工,7台挖掘机等各类机械、30多人正在紧张忙碌着。

李敬宗说,水灾后自己一度“绝望和心灰意冷”,镇里和金融部门协调了保险赔付,还给找了新地方,现在“看到了希望,赶工期争取‘五一’投产。”

“炉子生着”温暖过冬 家园重建“出门不见泥”

走进上口镇口子村低保户李维波家,不久前村镇刚刚给购置的炉子炉火正旺。李维波78岁的老母亲董桂凤在卧室里翻着被褥说:“这个被子、褥子,还有这个大衣都是刚发下来的,很暖和冻不着。”

水灾时李维波家里进水70多公分,被子、衣服都泡了。“天气快要变冷时,村里镇上给发了被子褥子,现在过冬又给发了,还有米面油,还给生上炉子,很感激。”董桂凤说。

寿光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李炳帅说,为做好灾区冬春救助温暖过冬工作,民政部门联合村镇梳理出困难群众共计4414人,全部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救助。

“每一户都要走到好几遍,确保万无一失。其中无自主能力的民政部门专门雇人给生炉子,保证温暖过冬。”李炳帅说。

灾后生活基础设施恢复较好。水灾时纪台镇东方东村、上口镇口子村等村进水都较为严重,不少村居进水超过1米,村内也是一片狼藉。而近日记者回访时看到,村内街道干净整洁,大多数到户路面都已硬化、美化,排水沟都进行了修整或重建,已经看不出受过水灾的迹象。

着眼长远创设“沟渠长”制 建高标准蔬菜园区

在洛城街道刘家尧河村南边的丹河蔬菜产业提标示范园,“沟渠长”刘家尧河村书记刘向生带记者仔细看了新园区的排水设施。“新的排涝设施设置了排水沟、支管和干管,支管直径都要1米以上,支管通过干管排到北边的丹河去。”

记者了解到,这次寿光水灾,由于农田排涝系统功能近年逐渐退化,导致村庄大棚积水严重。寿光着眼长远,创新实施沟渠长制全面打通河道“毛细血管”。

寿光市水利局局长黄树忠说,全市范围内之前未列入河长制管理的防洪除涝骨干水网及大棚区排涝工程干沟支渠等全部纳入河长制体系内,全面建立镇、村两级沟渠长体系,全市设立了镇级沟渠长75名、村级沟渠长337名。

蔬菜大棚的重建也考虑到了蔬菜产业的升级。寿光市积极引导各受灾镇街规划建设重点蔬菜园区18个。不少大棚建好后以低于市场价格租赁给大棚倒塌后无力建设的受灾农户,优惠差额部分由市财政据实等额补助。

潍坊市委副书记、寿光市委书记林红玉说,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寿光市结合园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水利设施规划、乡村振兴战略等工作,高标准推动灾后重建工作,努力交上一份群众满意的答卷。

甘肃黄土塬变“蔬菜园” 农户享“四季收益”

“要不是大棚,我们冬天依旧只能吃白菜、辣椒等腌菜,别无选择。现在饭桌上蔬菜种类丰富,家门口就能现摘现吃。”甘肃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赵家铺村村民陈生梅穿梭于大棚豆角架行间。一早上忙碌过后,她已装满四五大框新鲜豆角。

数九寒冬,记者走进600多平方米大的日光温室大棚,暖意袭来,一帘绿色尽收眼底,豆角、小番茄、辣椒、茄子等蔬菜长势繁茂,硕大果实如同镶嵌在一面面绿色墙体上。

巉口镇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和六盘山连片特困片区。

农民出身的陈生梅干了一辈子农活。“蔬菜种植是一门学问,以前不懂也不会,种上了就等着让其自然生长,长好长坏只能认天命。”她说,现在在大棚上班,不仅每月能有2000多元的工资收入,每年还有土地流转费4000多元,她还学会了许多种植技巧。

她比划着向记者一一介绍自己学到的种植知识,搭架技巧、采摘方式、管理方法等。她说自己从地地道道的农民到如今的种植“专家”,都要归功于大棚种植技术员的平日教学。

技术员周思贤介绍说,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地理形态条件,大棚基座从地面下挖1米开始建设,有效避开冻土层影响。由于当地水质碱性太大,使用自来水灌溉,同时,科学施用农家肥,因地制宜搭建1.5米高度支架,他举例说,在保证品质的同时,每株小番茄能结出10多层果实,相比传统露天种植产量翻倍。

巉口镇人大主席张晓君表示,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项目是该镇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园的组成部分。目前,已流转土地500亩,搭建日光温室43座,并在大田试验种植甘蓝、白萝卜等新品蔬菜。该项目结合农村“三变”改革,优先招收贫困农户到基地务工就业,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贫困农户收入。

据悉,安定区蔬菜种植面积达16.8万亩,蔬菜产量在100万吨以上,产值近24亿元。其中,建设高原夏菜标准园2000宙,日光温室300亩,钢拱架塑料大棚1000亩。同时,建设年育苗能力300万株的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1处,蔬菜恒温库30间,还引进莴笋、甘蓝、芹菜、花椰菜等新品种种植新模式试验示范10项,引进试验新品种25种。

安定区农业局副局长杜银山表示,2018年,当地蔬菜产业以关川河谷川区、引洮一期灌区、旱川浅山区为中心,甘蓝、芹菜、大白菜等高原夏菜已实现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实现春季大棚菜、夏季地膜菜、秋季复种菜、冬季设施菜相互搭配,形成周年生产、四季常鲜的生产格局,高原夏菜成为安定区享誉甘肃的一张重要名片。

农业行业发展机遇大,如何驱动行业内在发展动力?

专家免费咨询答疑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