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本土网,每日更新最新珠海新闻! 收藏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国内经济 >

着眼融通中外 学界建言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

标签:中国 对外 传播 体系 话语  日期:2021-12-04 00:47
做好话语体系顶层设计,保障话语体系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可持续发展,来自中国译协,北京大学,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交流与互鉴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交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总编辑王晓
  中新社天津9月28日电 (记者 张道正 马海燕)“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就要构建中国特色话语,做好话语体系顶层设计;着眼融通中外原则,增强话语体系传播效能。”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党委书记杨平27日在天津表示,要重视翻译能力建设,提高中国话语对外翻译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保障话语体系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可持续发展。

  第七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对外话语体系创新研究”分论坛27日在天津大礼堂举行。来自中国译协、中国互联网中心、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专家学者就如何做好阐释中国理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交流与互鉴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交流。

  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友义在发言中指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在语言上需要实现话语体系的转换。为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国际话语体系的现状,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对中国的了解程度。对外翻译已然成为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关键一环。今日的外语学科早已不同以往,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外语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显得尤为紧迫,势在必行。

  “讲好中国故事,是最好的对外传播实践。”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总编辑王晓辉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进行分享,他指出,要站稳中国立场,追求共同价值,挖掘有效资源,真诚坦率沟通,避免自说自话,提升语言能力,建立话语体系。

  北京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外国语学院院长宁琦谈道,要传播中国思想,就需要着手纵横两方,纵深挖掘人类文明的思想精髓和共同价值,横向推动中国文化、学术和思想的对外表达,在中外文明交流与互鉴中展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气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彭青龙分享了他对东西方文明、文化、文学话语转换与交流互鉴的思考,他呼吁学界同仁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特别是国际传播的研究中,应该将具有共生性、共通性和共同性的文明、文化和文学知识融入国际学术发表的论著之中,从而提高知识传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陈法春以“译言兴邦:对外话语的外文言说”为题进行分享。他指出,中国对外话语的外文言说的有效性取决于受众的情感共鸣和价值共振。要坚持中国立场和全人类共同价值相协调、政治文化经典的完整翻译与当代社会生活的生动展示相呼应、理论化与大众化相兼顾,贴近不同受众群体,增加亲和力。

  本次论坛是第七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八个分论坛之一。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承办的第七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9月27日至28日在天津举行。(完) 【编辑:李玉素】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