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本土网,每日更新最新珠海新闻! 收藏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珠海政要 >

斗门区做大做强特色支柱产业 助力珠海荣膺“中国海鲈之都”

标签:养殖 珠 斗门 中国海 鲈鱼  日期:2019-11-07 11:39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亦养一方鱼。,天下皆知,成为珠海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游向全国和世界,高标准建设斗门区河口渔业研究所,还是产量提升空间,斗门生态农业园管委会
 

珠海市构建起集海鲈苗种繁育、标准化养殖示范、仓储冷链配送、加工物流贸易、进出口创汇服务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格局。

 

斗门区强劲水产海鲈鱼水产加工生产线。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亦养一方鱼。

  7日上午,“中国海鲈之都”授牌仪式在珠海度假村酒店举行。2011年,斗门区白蕉镇获评“中国海鲈之乡”;2019年,珠海成为了“中国海鲈之都”。

  从“乡”到“都”,海鲈鱼的区域性品牌范围在延展。

  经过8年时间,如今,珠海海鲈产业成绩斐然:海鲈产业整体稳步发展,完整产业链逐步形成;海鲈鱼养殖面积3.1万亩,总产量约占广东全省产量的80%、全国产量的50%;海鲈产业现已成为珠海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也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一张亮丽的“菜篮子”名片。

  从“乡”到“都”,海鲈鱼的区域性品牌生产再发轫。

  8年时间,斗门区委、区政府长远谋划、多措并举,“白蕉海鲈”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全区海鲈鱼养殖面积近3万亩,成为珠海赢得“中国海鲈之都”称号最生动的实践、最有分量的支持。

  独特环境成就“中国海鲈之乡”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鲈鱼味道之美,天下皆知;文人骚客赋诗题词,以寄鲈鱼情思。

  福鼎市是福建省的一个县级市,这座城市以“中国鲈鱼之乡”而闻名。2018年,福鼎市与斗门白蕉镇都通过了中国渔业协会关于各自称号的复评。尽管“中国鲈鱼之乡”与“中国海鲈之乡”仅一字之差,但两种鲈鱼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口味,也有深层次养殖环境的迥异。

  择良源而生,选灵川而栖。海鲈鱼的生长对周边环境有着较高要求。而位于东经113度05分至113度25分,北纬21度59分至22度25分的斗门区白蕉镇则是最适合海鲈鱼择居的土地川流。

  “养殖海鲈鱼需要独特的环境。”白蕉镇渔业协会会长彭炳根介绍,白蕉镇位于珠江出海口,西江水系多条泾流在这里与海水交汇,形成独特的咸、淡水地带。上游冲来的大量有机屑在这里淤集,加上气候温暖、风浪平静,十分适宜各种水生生物的繁衍生长,因此形成了水产种类繁多的优越渔场,可捕可养。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物产,良好的生态环境、无公害水产养殖的水质,成就了闻名遐迩的“白蕉海鲈”。

  斗门区的海鲈鱼养殖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捕捞野生鱼苗进行人工繁殖为主;1996年,斗门区开始引进七星鲈鱼进行养殖。

  海鲈带来千家富,海鲈带来百业兴。

  数据显示:目前,斗门区的“白蕉海鲈”养殖面积近3万亩,2018年产量近10万吨,以白蕉镇灯笼片区、桅夹片区、新环片区三大养殖片区为主,拥有海源、之山、海之利、强竞、粤盛等知名水产养殖、深加工企业及水产销售专业合作社;“白蕉海鲈”销售市场已拓展到国内16个一二线城市。

  2009年,“白蕉海鲈”商标获批注册,“白蕉海鲈”成为珠海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1年,白蕉镇获授“中国海鲈之乡”称号;2017年“白蕉海鲈”获评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8年,“白蕉海鲈”入选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100个农产品品牌。

  近年来,斗门区“白蕉海鲈”产业体量、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链不断完善,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增强,质量和品牌知名度、美誉度、社会关注度逐步提升,养殖户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增强,海鲈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应显著,成为珠海大力发展农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生动实践。

  “中国海鲈之乡”海鲈产业的发展壮大为珠海最终赢得“中国海鲈之都”称号,奠定坚实的基础。

  打造“白蕉海鲈”可持续发展产业链

  把海鲈鱼这单个品种的鱼类养殖打造成“生态美、产业兴、村民富”的产业,不是一件易事。

  在中央、省市的正确领导和部署下,在珠海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斗门区委、区政府围绕“白蕉海鲈”产业发展战略,依托农业科技、政策扶持、品牌推广、产业升级等,在打造斗门区最具特色、最具代表性的名优特产的同时,也打造出了供港供澳绿色食品示范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斗门生态农业园区沃野千里,水网纵横。

  “做强做大‘白蕉海鲈’产业,让这条鱼游向粤港澳大湾区,游向全国和世界。”斗门生态农业园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多年来园区通过多种举措,推动“白蕉海鲈”产业蓬勃发展,构建苗种、饲料、生产、加工、流通、技术服务等产前、产中、产后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打造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链。

  科技创新产学研深度融合。斗门生态农业园管委会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筹,围绕科技创新引领,构建园区、高校院所、企业三方相互促进的新机制,先后与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开展产学研合作,聘请林浩然、罗锡文、印遇龙等3位院士在内的21名专家,组成智囊团;高标准建设斗门区河口渔业研究所,实现海鲈种苗的人工淡化培育;与此同时,也积极开展珠三角河口区博士后实践基地有关研究课题。

  2018年12月,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广东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联合主办的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海鲈分会成立大会举行,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海鲈分会成立。在2019年8月30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组织的“中国海鲈之都”评审中,对于珠海,评审意见中有这样一句话:“珠海海鲈产业综合发展优势凸显”。

  发展优势凸显,指的是养殖面积,还是产量提升空间?

  斗门区农业农村局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全区养殖面积约17.34万亩,其中“白蕉海鲈”养殖面积仅占近3万亩。

  “扩大‘白蕉海鲈’养殖面积,关键要看市场的容量。”斗门生态农业园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市场容量没有大增的背景下,通过扩大养殖面积增加产量,亟需做好深加工和品质提升。

  未雨绸缪,斗门区对此早有长远谋划。

  如今,在白蕉临江片区,斗门白蕉现代农业示范园里建设正酣,首批引进的、项目总投资达25亿元的5家农业龙头企业现已全部动工。

  斗门生态农业园管委会统筹和优化片区发展资源,在建设斗门白蕉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同时,也加快打造斗门区白蕉海鲈现代农业产业园、斗门区休闲农业产业园、港珠澳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农业示范基地,拟形成强大的深加工冷链物流及完善的产业配套,为“白蕉海鲈”深加工提供坚实的基础条件,为“中国海鲈之乡”和“中国海鲈之都”更上一层楼的发展壮大,插上腾飞的翅膀。

  多场海鲈文化活动轮番上线

  7日,由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和珠海市斗门生态农业园管委会主办的“中国海鲈之都”授牌仪式暨广东省海鲈协会成立大会在珠海度假村酒店举行。当天的授牌仪式结束后,广东省海鲈协会成立大会、海鲈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海鲈产销订货现场会等活动也将相继举行。

  为充分演绎“白蕉海鲈”的文化内涵,11月9日至10日,第三届“白蕉海鲈”旅游文化节珠玉相随,将在斗门白蕉镇虾山村举办。多场海鲈文化活动将为参与者们带来视觉、听觉、味觉上的绝妙体验,进一步擦亮“中国海鲈之都”招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充分展示珠海海鲈产业的新成果,不断提升“中国海鲈之都”的产销能力和知名度。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珠海大力发展海鲈产业,形成由市、区、镇、协会、养殖户和企业联合打造的最具特色的水产优势品牌,海鲈鱼成为珠海乡村振兴的“致富鱼”。2019年8月,经过严格评审,“中国海鲈之都”这一国家级殊荣最终花落珠海。

  目前,珠海全市海鲈养殖面积3.1万亩,海鲈鱼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50%,带动了珠海市1600多户农户参与产业经营、致富奔康,构建起集海鲈苗种繁育、标准化养殖示范、仓储冷链配送、加工物流贸易、进出口创汇服务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格局。

(来源:珠海特区报)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