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本土网,每日更新最新珠海新闻! 收藏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广东新闻 >

如何进一步保护侨批文化?江门这场会议给出“方案”

标签:研究 精神 档案 华侨 批文  日期:2020-12-14 00:12
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建立侨批档案数据库,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第二支笔,第三支笔,建立侨批档案数据库,颇受专家学者欢迎,带有智能知识存储的一个高人工智能数据库,首先建立
  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侨批学”,建立侨批档案数据库,加大对侨批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在12月10日举行的侨批文化与华侨精神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近60名华侨华人研究专家学者齐聚江门五邑大学,通过研讨交流碰撞思想、启迪智慧、凝聚共识,共同做好新时代侨批保护、研究与价值推广工作。

  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侨批学”

  世界华人研究学会主席、厦门大学教授李明欢认为,侨批研究具有划时代意义,侨批究怎么自下而上地书写历史,见微知著探讨华侨的精神?关键要住抓三个关键字:“业”“银”与“信”。

  “业”即侨批业,折射的精神是诚。侨批这一民间金融网络对于当今的国际金融体系有什么时代意义,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值得深入探讨。“银”即银信,折射的精神是惠。侨批在历史不同阶段都体现出互惠互利的精神,侨批汇款的数量、用途、来源等,都是侨批文化中应当深入研究的内容。“信”是书信,折射的精神是情。它是华侨华人家庭跨国联系的重要渠道,包含了非常深刻的情感和内涵。

  李明欢建议,今后中国的侨批研究工作应更有规划、有目标,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侨批学,在学术舞台上发出更好更强的中国声音。

  梅州侨批博物馆馆长魏金华也建议,推动侨批文化上升为“侨批学”。

  魏金华表示,江门市委市政府对于华侨历史文化、侨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发扬非常重视,为开展相关学术研究凝聚了力量。江门从事华侨文化研究的工作者用心、努力,事情做得很细致,挖掘出许多有价值华侨故事。

  “希望各地继续努力,推动侨批文化发展,推动侨批文化上升为“侨批学”。”魏金华建议,华侨华人文化研究院加大华侨华人文化研究力度,活化利用。同时,希望各地政府重视民间收藏,争取把民间收藏家手中的侨批录入,供专家学者研究使用。

  合力做好侨批文化保护研究工作

  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张春旺指出,通过总结华侨华人的奋斗史,可以激励一代代华侨华人,在海外传承好中华民族精神。江门作为中国第一侨乡,侨资源文化十分丰富。目前,江门正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的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开展了一些重要的学术活动。

  张春旺建议江门依托碉楼文化作为重要基础,在挖掘侨批文化中形成整体合力,使江门的华侨精神、广东的华侨精神,甚至整个国家的华侨精神,得到很好的弘扬。

  福建省社科院华侨所副所长、研究员邓达宏认为,践行“大侨务”观念,以“三支笔”运作,能更好地弘扬侨批文化、华侨精神。“第一支笔”是侨批档案的学术研究,我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侨批档案的研究方面,五邑大学占领了一块高地,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和广东省社科基金支持,希望今后有更多的高校研究项目能够登顶。“第二支笔”是侨批的对策研究,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是重要推手,要积极发挥作用。“第三支笔”是做好宣传,同时加大对侨批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在高校设立侨批文化选修课。

  “四步走”建立侨批档案数据库

  出版界代表嘉宾战歌指出,有效促进侨批档案的利用,一是公开出版,尤其是传统的汇编出版,颇受专家学者欢迎。另一个是建设基于全文检索、全文识别、带有智能知识存储的一个高人工智能数据库。

  战歌建议分“四步走”推进建设:首先建立一个基于图片格式的侨批档案数据库,对侨批档案进行基础输入之后,以注入信息作为检索的主要方式;第二步是难点——实现全文检索,要将侨批档案进行全文化,要解决其中方言、错别字的问题;第三步,实现侨批档案的智能收储,比如对侨批档案中的关键信息如人名、地名、事件进行处理,实现电脑的自动收储;第四步加入区块链技术,有效保护侨批数据的版权。

  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东南亚研究所所长、教授袁丁也表示,建立标准化电子数据资料库对侨批文化保护传承至关重要。

  袁丁指出,成立华侨华人文化研究院对于研究、保护华侨文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建议研究院做好相关资料的规划和管理,建立标准化的电子数据资料库,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保存资料,也能满足学术界的研究需求。“这是一个工程量比较浩大的任务,但我们衷心期待研究院能够为学术界的研究做好这一基础性工作,让国内外的学术界都能够使用,发挥出研究院的作用和价值。”

  南方日报记者 任龙 戴惠甜

币安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