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本土网,每日更新最新珠海新闻! 收藏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国内经济 >

他们早已把那场盛大的考试斩杀了千百遍:衡水中学高考纪实

标签:没有 学生 老师 高考 中学  日期:2017-09-11 01:45
没有言语交流,也没有一个人玩手机。,时不时有学生过来请教问题,只在滚动屏幕上保留了一句,练习就是高考高考就是练习,名下仅仅有一所211大学,用着价值8000元的最新款手机,哪里都是
他们早已在高强度的重复训练里,

把那场盛大的考试,斩杀了千百遍。

六月的雨打下来,处在风口浪尖的衡水中学正静默着。这座被称为“高考工厂”、“超级中学”的地方,此刻看起来一如往常。

以升学率的指标看,衡水中学缔造了名副其实的高考神话:

校门外近两百米长的道路两侧墙上,印着最新一年高考成绩,安静地昭示着这座小城的魔幻。

正如校园主楼循环播出的:“练习就是高考,高考就是练习”。所有人都保持着原本的姿态,为最后的战役蓄势待发。

高考在即,尽管没有毛坦厂中学万人送考、烧香拜佛的仪式,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进入天然的战斗状态。

“我们面前这段路,

高考是唯一的尽头”

6月5日,距离高考仅有两天。晚上10点,衡水中学对面的桃城诊所还在忙碌着。

推门进去,浓重的消毒水味席卷而来,绕过前间的问诊处,就是不足10平米的输液室。5个穿着衡中校服的学生正在打吊瓶,无一例外都是在左手打针。而他们的右手边,是一套高考相关试卷。

对面的椅子上则坐了6、7个家长,静静地坐着,没有言语交流,也没有一个人玩手机。白色的灯光洒在屋里,更显逼仄、清冷。

问及是否方便聊几句,马上几个家长应答:“千万别打扰孩子学习”。

同样在备考的,是封闭的衡中校园里数千名高三学生。按照惯例,高考前7天,是自主复习的阶段。各学科的任课老师不进教室,而是在走廊、楼道里等候着,时不时有学生过来请教问题。每个学科都有老师轮班等候,保证在复习时间段内,每个科目都有辅导老师。

“春风吹战鼓擂今年高考谁怕谁”、“高考没有彩排人生不能重来”……原本悬挂在教学楼的大标语已经被撤下,只在滚动屏幕上保留了一句“练习就是高考高考就是练习”。而这一切,“是为了让孩子们有平常心”,在衡水中学教书五年的老师宋明这样回应。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飞翔在辽阔天空”,这是衡中课间通常会放的歌,随着高考临近,铃声调整为《蓝色多瑙河》。

6月6日下午,距离高考仅有一天。校园经历着高考前各项常规的最后检查,备考教室都被贴上了封条,悠扬的音乐传来,“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好像与传说中的“高考监狱”格格不入,而一切,只是为了让气氛不那么凝重,仿佛高考真的是一次练习。

从6月5日起晚餐开始至高考结束,学校会免费为考生提供三餐并足量供应西瓜、香蕉等水果。每餐只收5分钱,用于记录用餐人数。连教室的门都重新涂了一遍润滑油,生怕开关门的声音打搅到复习的学生。

来自河北邢台的晓非即将参加高考,不巧的是,这期间正好撞上生理期。学校会提供避孕药给有需要的学生,以推迟经期,确保高考万无一失。

她很清楚,无论衡水中学升学率是98% 还是90%,对自己而言,升学的机会只有0或者1。这个环绕着首都的平原省份,名下仅仅有一所211大学,与之对应的,是今年省内超过40万的高考生。千军万马呼啸而来,面前的独木桥却只有一根,谁也输不起。

尽管都在衡中念书,但并非所有学生都认同它的教育方式。庞峰便是其中不多的“异类”。用着价值8000元的最新款手机,在高考临近的这一个月,他一直走读,和妈妈住在学校附近。

他坦言,自己接受不了衡中磨灭个性、全部标准化的教育方式。“我最初来衡中,就是为了考学”,但在这里待了一段时间,他并不能适应。他试过反抗,在不允许“男女非正常接触”的校规下,花了一礼拜做了30页PPT 给喜欢的女孩子表白。

“最后老师一问,她全都招了,我觉得这人不靠谱,后来把她拉黑了”,庞峰这次任性的结果,是被叫了家长、回家反省半个月。

他也曾尝试转学,去过石家庄市第二中学,但在那里待了一礼拜,经历终日做题的消耗之后,“我算是明白了,哪里都是应试教育”,他坦言。一气之下庞峰退学,最后又在父母压力下回来了这里。

“对大多数人来讲,他们没得选,所以要适应高考;但如果有人脉、有资源,我就不用受那些体制的束缚了。以后,我想去耶鲁念书,那才是素质教育”。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而对于怎样能去到耶鲁,这个18 岁的少年显然还没有答案。

更多的学生,是像晓非一样,安稳而努力地念书,“我不能去思考,我必须硬着头皮学下去,我怕我想多了分心。不管以后的道路怎么样,在我这个阶段,高考是唯一的尽头。我需要衡中”。距离高考两天,她像往常一样匆匆吃完饭,准备赶回教室温习。

经历了大量题海战术的磨练,前线的学生早已神经麻木、几乎不会紧张,这是衡中狙击高考的策略,也是学生们挺进前线的底气。 <123>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