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本土网,每日更新最新珠海新闻! 收藏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国内经济 >

中美发布小行星开采计划 抢占万亿美元市场

标签:美元 开发 资 太空 小行星  日期:2017-11-20 09:10
小行星特别是近地小行星,包括将其作为资源开发平台和星际航行平台,或者直接利用小行星的矿物资源,开展在轨建造工作等,其中包括明星公司SpaceX,等方面涉及诸多关键核心技术,需解决
面对外太空数万亿的小行星采矿生意,中美两国都希望能抢占先机。

近日,中国著名空间飞行器总体、信息处理专家叶培建院士在小行星探测学术报告会上称,小行星资源开发必将是未来航天发展方向之一。中国只要去做,10年内就能开展示范性工程;要实现大规模开采,大约需要50年左右。

小行星特别是近地小行星,是近期最有价值的太空探索目标之一。在老牌投行高盛眼里,这更是一笔价值数万亿美元的投资。

在今年4月份公布的一份报告中,高盛认为在外太空这个尚未被探索的领域,庞大的利润正在逐渐浮出水面。太空经济“有着长远而持久的机遇”,未来20年间,其行业规模将会成长至数万亿美元。

中美竞相发布小行星开发计划

据叶培建的介绍,利用小行星天体自身的轨道特性、物质特性等,开发的可能性有很多。例如有些小行星稀有金属含量能达到地球的数倍,价值几十万亿美元;小行星整体也可以作为巨型航天器进行开发。

目前国内主要的开发方案,包括将其作为资源开发平台和星际航行平台。资源开发平台的设想是,捕获一颗小行星,将其控制在可达范围内,然后开展机器人或载人资源开采,获取小行星上的稀有资源后返回地球。或者直接利用小行星的矿物资源,开展在轨建造工作等。

除了中国对小行星开发表现出兴趣外,据美国福克斯新闻报道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今年早些时候也对外宣布过小行星开发计划。NASA把小行星的两个任务命名为Lucy和Psyche。前者主要研究木星附近的小行星,计划在2021年推出;后者主要研究由金属构成的大型小行星,计划在2023年推出。2017年1月,NASA还推出过名为“灵神星”的飞行器担负研究和开采位于木星和土星之间的同名小行星——“灵神星”。

除了有中美两个大国加入外,一些私人科技公司也对小行星开发这块蛋糕虎视眈眈,其中包括明星公司SpaceX、波音、蓝色起源、洛克希德·马丁,以及软银,富达投资,硅谷创投机构Bessemer,谷歌风投等。

据CB Insight统计,2000年以来,太空相关的初创和巨头公司已经吸引了超过130亿美元的投资。而对太空经济的兴趣在近年显著加速,单单2015年就有超过50家风投公司涌入太空领域,一年内的投资规模超过过去15年累积的全部。

小行星开采比想象的更加现实

据叶培建介绍,小行星探测在“选、探、控、用”等方面涉及诸多关键核心技术,距离梦想成真还有不少的技术门槛需要克服。比如在选择小行星目标时,涉及参数识别与分析、科学价值评估、工程可行性分析等;对目标小行星开展前期探测,要解决长时间星际飞行电源与燃料供给、深空暗弱目标自主导航,以及弱引力天体的捕获、着陆与附着、表面运动等问题;对于选择并到达的小行星目标,需解决如何在近距离实现小行星操控作业问题,包括消除小行星的自旋,偏移它的轨道或将其转移至目标区域等。

不过,高盛在报告中指出,虽然很多人认为小行星采矿的障碍很大,但实际上,金融和技术障碍已经非常低。根据加州理工学院的建议,未来勘探探测器的成本可能只需数千万美元,而一个小行星的飞船可能需要26亿美元。26亿美元是什么概念,这仅相当于投资了三分之一的Uber。

根据麻省理工学院的文章估计,一个新的稀土金属矿从头开始开发需要的费用为10亿美元。而一颗小行星可能就藏着价值高达500亿美元的铂金。

更重要的一点是,硅谷“钢铁侠”马斯克的SpaceX公司和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的蓝色起源公司已经可以做到重复利用火箭,这让飞船成本得到了大幅降低。

曾经需要花3500万美元才能将一个人送往外太空,现在许多公司都在争取只需花25万美元就能完成这一任务。高盛认为,这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运载火箭的价格会越来越低。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