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本土网,每日更新最新珠海新闻! 收藏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国内经济 >

蚕桑产业:凉山州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海南产业增收致富

标签:发展 产业 海南 贫困 蚕茧  日期:2019-01-21 12:14
桑椹产量位居全国第一,组建凉山州蚕桑茧丝产业发展服务团,蚕桑产业作为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传统产业,要切实让贫困村民掌握种桑养蚕的技术,只有让贫困村民掌握了技术,建立起了稳定
凉山州蚕桑茧丝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2018年,凉山州蚕桑茧丝产业保持健康有序发展,基地规模、蚕茧产量、蚕茧质量、蚕农收入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果桑基地、桑椹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产业基础巩固提升,助农增收成效显著,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推进,凉山桑蚕茧喜获“四川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认定,宁南南丝路成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2018年全州新建优质桑园26872亩,桑园总面积达50.75万亩,蚕种产量达104.97万张,较去年增长9.5%;蚕茧产量53.6万担,较去年增产2%;桑果产量7.36万吨,较去年增长100.5%。2018年全州鲜茧收购均价达51.8元/公斤,增长32%。全州蚕桑茧丝综合产值达47.89亿元,同比净增4.99亿元,9.6万蚕桑种养农户,户均增收1.73万元,45万种桑养蚕人口,人均增收3700元。组建凉山州蚕桑茧丝产业发展服务团,建立对比实验园和桑蚕新品种、智能化小蚕共育室、机械化养蚕试验示范基地,启动新品种研发培育工作,加大新蚕品种推广示范力度,建立完善川滇蚕区蚕业经济协作机制,形成了蚕桑茧丝产业链;坚持“以桑养民、以茧富民”产业扶贫工作思路,蚕桑产业成为凉山州贫困地区老百姓助农增收、脱贫奔康的产业之一。

海南:种桑养蚕筑产业,增收致富助脱贫

扶贫工作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贫困户的脱贫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开展扶贫工作,充分结合贫困村的实际情况,开展具有稳定供销网络的农产业扶贫,是扶贫工作的突破口之一,而种桑养蚕正是具备了灵活可行、成本较低、风险较为可控等特点的优质扶贫项目。

海南桑蚕产业大有可为

长期以来,岛屿型经济发展模式是海南的主要特征。省第六次党代会提出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抓住了海南发展的本质,完全符合党的十八大精神。然而要做好绿色崛起这篇文章,海南不可能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对此,立足实际,充分利用海南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着力推动内源型的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释放农村经济活力,实现海南绿色崛起的题中之义。

海南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优势明显且独特。种桑养蚕,促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带动海南中西部地区绿色发展、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大有可为。2014年5月7日中共海南省委政策研究室第3期“政策与决策”以题为“种桑养蚕,未来带动海南中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的主产业”的调查报告,充分肯定了种桑养蚕可作为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主产业,并号召全省各市县政府积极支持种桑养蚕业的发展。

2018年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全文。提出了海南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国际开放度显著提高;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生态文明制度基本建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一流水平。要做到持久脱贫,必须培植起长久支撑脱贫致富的产业,蚕桑产业作为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传统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龙头企业发挥的作用

01解决了农户缺乏技术的难题

种桑养蚕的技术是重中之重,要切实让贫困村民掌握种桑养蚕的技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让贫困村民掌握了技术,建立起了稳定的供销网络,脱贫才有希望。龙头企业采取提供良种,推广栽培、植保、饲养技术等措施,提高了桑蚕生产的科技含量。还会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推广,现场传授知识,提高蚕农的科技文化素质,为高效桑蚕业奠定基础。

02为桑蚕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龙头企业与蚕农结成利益共同体,把部分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返还给蚕农,蚕农改变了单纯出售初级农产品的地位,并获得了社会平均利润,增加了收入,增强了生产的投入能力。一些龙头企业也会拿出一部分资金,解决贫困户购买化肥、农药、蚕种、桑苗等资金不足的问题,扶持桑苗生长。

简言之,种桑养蚕项目具备投资较小、供销网络容易建立、风险较为可控、贫困村民容易掌握、容易吸纳贫困村劳动力等特点,可以让贫困地区快速建立起可继续发展的经济基础,为贫困村转变经济模式,进一步发展高端农产业奠定基础。

万宁市高龙种桑养蚕产业扶贫示范基地

为了开拓精准扶贫新路子,万宁市政府引入海南桑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简称桑海公司)投资建设的扶贫示范项目——高龙种桑养蚕产业扶贫示范基地。目的是通过项目示范效应,激发农民参与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以种桑养蚕产业为抓手,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并巩固扶贫效果。基地占地127亩,带动40户农户参与种桑养蚕,其中贫困户26户,普通农户14户。基地即将于2019年5月收获第一批蚕茧。

基地由桑海公司出资租赁流转当地农民的土地,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改造后以成本价租给农户种桑养蚕;为农户垫资配套建设1200平方米蚕房及垫付桑苗、蚕种及相关生产物资资金;负责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农户收获的蚕茧全部由桑海公司按照市场中准价保价收购,农户以蚕茧收入逐年偿还公司垫付的资金。政府对种桑养蚕农民给予补贴。

在海南发展种桑养蚕产业,具有收效快、收益高、收入稳、期限长的特点。桑树种植4个月开始采收,每年可采收9个月,一般可采收4-5茬,采收期长达20年以上。桑园第1年可养蚕15批,蚕茧平均亩产约280斤,收入约5600元;第2年起可养蚕18批,蚕茧平均亩产约450斤,收入约9000元。桑叶是制做桑茶、桑菜、桑叶粉、桑饲料的生产原料,养蚕过程废弃的桑枝、蚕沙则可回收制作蘑菇培育基和有机肥,每亩桑园副产品收入约500元/年。1亩桑园综合收益可达6000-9500元/年。实践证明种桑养蚕产业非常适合在海南发展。

本项目通过“基地示范引领,全程指导服务,产品保价回收”模式,将有效带动产业扶贫工作。

纺织行业发展机遇大,如何驱动行业内在发展动力?

专家免费咨询答疑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