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本土网,每日更新最新珠海新闻! 收藏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国内经济 >

2020海水淡化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标签:中国 工程 规模 海水 淡化  日期:2020-06-20 11:44
占世界第6位,因此积极开发利用海水资源,中国已经掌握低温多效蒸馏和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海岛水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海水淡化水基本满足海岛不断提升的生活,占世界第6位,因此积极
2020海水淡化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t,占世界第6位,而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排在第88位。因此积极开发利用海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淡水资源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自1958年开始研究海水淡化,并于1975年着手研制中大型海水淡化装置,现已建成投用的大规模海水淡化工程包括天津北疆电厂海水淡化工程一期(20万t/d)、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工程(10万t/d)、天津大港新泉海水淡化工程(10万t/d)、河北国华沧电黄骅电厂海水淡化工程(5.75万t/d)、曹妃甸公约园区海水淡化工程一期(5万t/d)等。中国海水淡化工程主要分布在沿海重度缺水地区,如天津、舟山、青岛、大连等沿海城市。截至2016年底,全国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27个,产水规模达到120万t/d,最大海水淡化工程规模为20万t/d。我国海水淡化应用主要以反渗透和低温多效蒸馏技术为主。

截至目前,世界上已有120多个国家的科研机构在进行着海水淡化的研究,并运用海水淡化技术获取淡水,全球有海水淡化厂1.3万多座,日常量可达到6000万立方米左右,其中有80%用于饮用水,相当于0.5%的全球用水量,解决了1亿多人的用水问题。中国海水淡化行业也正处于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时期,已在沿海多地建成多个海水淡化项目,主要用于工业和生活用水。特别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技术与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日产万吨级海水淡化工程,多套海水淡化装置出口海外。

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0-2025年中国海水淡化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分析

我国海水淡化主要用在工业领域,其次用在市政领域。我国海水淡化所产生的淡化水64%用于工业领域,其中36%用于电力、12.5%用于石油和化工、9.8%用于钢铁、其余5.7%用于其他高耗水工业领域;市政供水规模相对较小,占海水淡化总规模的36%。

目前,中国已经掌握低温多效蒸馏和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初步具备系统集成和工程成套能力,自主技术在国内建成日产万吨级以上示范工程,开展了10万吨级海水循环冷却技术的示范应用,多套海水淡化装置出口海外,技术水平与国际接轨。中国海水利用已具备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综观全球,海水淡化呈现技术日趋成熟、应用规模增长迅速、市场竞争愈加激烈、新技术研发活跃等趋势。

全球海水淡化技术中反渗透占总产能的65%,多级闪蒸占21%,电去离子占7%,电渗析占3%,纳滤占2%,其他占2%。随着以清洁低碳为特征的新一轮“节流开源”蓬勃兴起,海水淡化将成为今后中国水资源利用的主要形式。受政策环境改善、成本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海水淡化市场规模快速扩大,中国海水淡化设备投资规模也不断增长。

近年来,中国的海水淡化能力不断提升,海水直流冷却、海水循环冷却、大生活用海水技术得到不断应用,年利用海水作为冷却水量近千亿吨,海水循环冷却最大单机循环量已达每小时10万吨。依靠科技的有力支撑,通过海水淡化有效提高中国沿海地区水资源保障能力,已成为中国沿海地区的重要选择。

《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220万吨/日以上。预计“十三五”中后期,国内海水淡化将保持中高速增长态势,到2023年海水淡化产水规模将达到285万吨/日,产业发展将再上新台阶。其中,整体产业链保持中速平稳增长,海水淡化项目有望实现高速快速增长,膜设备、反渗透设备等水处理设备利用形式完成初步规模化示范,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将再上新台阶。

到2020年,海水淡化将成为严重缺水海岛地区主要供水方式之一,海岛水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海水淡化水基本满足海岛不断提升的生活、生产用水需求,有力保障海岛经济、社会、国防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淡水资源的紧缺,世界各国争相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目前中东国家中的沙特、以色列等国家70%的淡水资源来源于海水淡化,美国、韩国等也积极发展海水淡化产业。海水淡化,就是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的技术过程。海水淡化已成为解决全球水资源紧缺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是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的1/4,作为确保我国淡水资源的一项战略措施,海水淡化产业将会得到蓬勃发展。中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t,占世界第6位,而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排在第88位。因此积极开发利用海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淡水资源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自1958年开始研究海水淡化,并于1975年着手研制中大型海水淡化装置,现已建成投用的大规模海水淡化工程包括天津北疆电厂海水淡化工程一期(20万t/d)、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工程(10万t/d)、天津大港新泉海水淡化工程(10万t/d)、河北国华沧电黄骅电厂海水淡化工程(5.75万t/d)、曹妃甸公约园区海水淡化工程一期(5万t/d)等。中国海水淡化工程主要分布在沿海重度缺水地区,如天津、舟山、青岛、大连等沿海城市。截至2016年底,全国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27个,产水规模达到120万t/d,最大海水淡化工程规模为20万t/d。我国海水淡化应用主要以反渗透和低温多效蒸馏技术为主。根据《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目标,到2020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将达到220万t/d,沿海地区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05万t/d以上,海岛地区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4万t/d以上。预计到2023年,海水淡化产水规模将达到285万t/d,产业发展将再上新台阶。

海水淡化作为一种稳定的水资源增量技术,已逐渐成为水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战略储备。我国海水淡化主要用在工业领域,其次用在市政领域。我国海水淡化所产生的淡化水64%用于工业领域,其中36%用于电力、12.5%用于石油和化工、9.8%用于钢铁、其余5.7%用于其他高耗水工业领域;市政供水规模相对较小,占海水淡化总规模的36%。

海水淡化行业研究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海洋协会(C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行业研究网、中国及海外多种相关报刊杂志以及专业研究机构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对中国海水淡化及各子行业的发展状况、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市场供需形势、新成果与技术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中国海水淡化行业发展状况和特点,以及中国海水淡化行业将面临的挑战、企业的发展策略等。报告还对全球的海水淡化行业发展态势作了详细分析,并对海水淡化行业进行了趋向研判,是海水淡化开发、经营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准确了解目前海水淡化业发展动态,把握企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欲了解关于海水淡化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0-2025年中国海水淡化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 相关深度报告REPORTS

    2019-2025年中国海水淡化行业全景调研与投资咨询报告

    中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t,占世界第6位,而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排在第88位。因此积极开发利用海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淡水资源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自1958年开始1...

    查看详情

产业规划 特色小镇 产业园区规划 产业地产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细分市场研究 IPO上市咨询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
推荐阅读